致敬最美戰疫人
若有戰,召必回!繼2020年北京化工集團40名下沉干部140天日夜值守在大興區西紅門鎮4個村(社區),以最美逆行者的姿態為北京疫情防控做出突出貢獻后,2022年的今天,北京化工集團45名下沉干部再次集結,以北京化工人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以不克疫情不下火線的執著,再次堅守在各個社區(村)防控第一線。本微信公眾號開設“最美戰疫人”專欄,全方位展示45名下沉干部,以及同樣堅守在各個社區(村)的志愿者們,戰斗在一線的戰疫故事。
脫下“大白”的一瞬 最美
技師學院 郜圳
下沉故事
我在山路上當“大白” 華騰化工 李天瓊
連續三天的核酸檢測剛剛結束,又迎來了第二輪連續三天的核酸檢測,依舊是早上7點開始,我挺了挺酸痛的“老腰”,出發!
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頂著炎炎烈日,徒步走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汗水不知濕了干、干了濕有多少遍。
5月6日那天,我下沉到北京市房山區青龍湖鎮北車營村。平日緊張的工作并沒有讓我感到多辛苦。但走山路逐家上門做核酸檢測,確實讓我體會到了疫情防控工作的艱巨。
5月10日,這個村出現一名無癥狀確診病例,社區加強管理,全村人員都需進行核酸檢測,我負責配合醫務人員對密切接觸者進行上門核酸檢測,并做好相關信息登記。那天我全副武裝,頂著烈日,開始踏上蜿蜒的山路,就這一天,我們整整走訪了28戶村民,累得像散了架一樣。
但,誰會想到,這只是我們與疫情當面對決的序幕。
在疫情肆虐的5月上中旬,我下沉服務的房山區青龍湖鎮北車營村,由原來的管控區升級為封控區,全村居民禁止外出,核酸檢測也由原來的集中檢測升級為上門檢測,我們需要對全村1500多戶進行逐戶上門檢測,每天都要完成1500多戶,這已經是第二輪的連續三天核酸檢測……
苦與累是我們每天的佐料,但在這苦累中也浸潤著絲絲的甜意……
經過第一輪連續三天的檢測,村民們和我們已經熟絡起來。記得在第二輪連續三天檢測的第一天,我們剛走到一戶村民門口,還沒敲門就看見那家人在門口等著,他們拿好身份證正樂呵著看著我們。
“你們起的真早??!”
我們有些驚喜地說。
“比不得你們辛苦,我們早起一點你們也能快一點結束!”
大家都相視一笑,歡快的笑聲緩解了工作的疲憊。
這時候我突然對自己做的工作有了一種莫名的神圣感,身上也突然覺得涼爽了許多。此時我想起我負責掃碼工作的頁面上寫著:
眾志成城,抗疫有我,盡我的一點綿薄之力!
下沉 讓我嘗到了“婆婆嘴”的甜
華騰拓展 徐陽
4月底,我作為下沉干部值守在了自己所在的社區——中國航天社區,從一名普通居民變身為守衛我身邊叔叔阿姨、弟弟妹妹的“大白”、“小藍”,我心里不僅涌動著一份神圣感,更沒想到在家“媽寶”的我們,在戰疫一線會變成“婆婆嘴”。
這個社區居民約1萬人,離退休居民占比超過了70%,是典型的老齡化結構家屬院。4月下旬以來,因疫情反復,社區居委會人手嚴重不足,我的到來正好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到崗的第一天,我就扛起了信息錄入工作。
近期天氣變化較大,五一期間氣溫曾高達三十多度,有時候衣服里的汗水濕透了,輕輕一擰就會滲出水來,而前幾日氣溫突然驟降,一陣風吹來,冷的又直打顫,但我始終沒有退縮、沒有怨言。其實溫差大對于“小年輕”的我們算不了什么,而做好居民的思想工作,理順好大家的情緒才是給我帶來成就感的事情。
排隊不保持“一米線”甚至扎堆聊天;老人說話情緒易激動,小朋友前后亂跑……面對這些場景,經過這幾天的“現場鍛煉”,我每天上崗首先先讓自己臉上帶上甜甜的微笑:
“大爺您好,請您把試劑管的編碼沖著我,我需要掃一下,然后請您出示身份證我幫您登記信息”。
“大媽您別急,咱們一隊10個人,您如果去其他隊,咱們大家的身份信息就混亂了,大伙還得重新來核酸一遍,您稍等片刻馬上就輪到咱了”。
“您好,具體彈窗解封問題和是否繼續核酸問題請您關注咱們社區每天晚上的統一通知,都會第一時間把消息告訴大家的”。
……
有的人聽力不好,有的人忘記帶身份證,有的人加塞兒卻振振有詞:“我們都一家子,怎么還不能在一塊兒了”,這些“突發”我都能及時協調,維持好現場秩序。
雖然工作中面臨著很多前所未有的困難,但我的“婆婆嘴”好像讓我這個入黨積極分子體會到了什么是“服務”。只要你撲下身子為身邊的群眾著想,為他們解決問題,提供方便,就應該是打心眼兒里服務人民吧!
成為一名下沉干部,讓我認識到,能夠投身到首都抗疫任務的一線,是無比光榮自豪的事?,F在我只有一個信念,就是一定竭盡全力守護好這個戰疫大門,站好每一班崗,把國企干部下沉的好口碑留在社區防疫一線,留在居民心中,彰顯我們北京化工集團員工的“風采”。
再累我也毫無怨言
北搪 孫天陽
我雖然是才參加工作3年的“新兵”,但我已經是參加下沉工作的“老兵”了。2020年那40名下沉干部中就有我,如今我再次下沉社區,那種“若有戰,召必回”的使命感激勵著我大踏步走向戰疫前線。
每天早上不到6點,我準時來到西城區三義里社區小廣場,和其他社區工作者、志愿者一起為核酸檢測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我所下沉的社區居民將近2600人,一般情況下排隊20到30米,人多的時候隊伍能有100多米長。社區分為兩道核酸通道,一天一條通道能掃描1200至1300人左右。由于戴著防護面罩與口罩,說話聲音并不是很清晰,為此我只能不停地重復著相同的提示,一天下來不僅嗓子沙啞了,汗水也浸透了全身。
在核酸檢測人員流量減少的間隙,我還會參與到為居民解除“健康寶”彈窗的工作中,每個環節都容不得半點差錯。“別著急,彈窗這事很常見,咱們一個一個來……”我一面安撫情緒,讓大家保持安全距離,一面接過他們的手機,認真查驗核對相關信息。
一周6次的核酸檢測,我估算了一下,這一周的忙碌中,我接待解答群眾問題有1500多人次,引導群眾核酸檢測7800余人次,服務群眾解除彈窗200余人次……一周的工作數據背后是我的艱苦付出,我特別有成就感,再累我也毫無怨言!
志愿者的故事
我和妻子并肩戰疫
集團總部 朱寶瑞
我真的很驕傲,作為一名預備黨員,在全市疫情防控最為關鍵的時刻,我能成為一名志愿者戰斗在戰疫第一線。
而同樣讓我感到驕傲的是,和我一起并肩戰斗在社區防控一線的,是我的妻子。
防護服下的大汗淋漓
技師學院 賈晨
本輪疫情來勢洶洶,基層社區工作者們不分晝夜高負荷運轉,承擔著巨大壓力。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作為一名黨員,危難時刻沖在前、干在先,是我們最鮮亮的底色。于是,我第一時間報名,成為房山區長陽鎮嘉南社區的一名光榮的志愿者,全身心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從事答疑、解除健康寶彈窗、維持核酸檢測秩序、辦理居民出入證、購置發放物資等工作。
對于社區管控樓的居民而言,疫情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5月14日一早,居委會電話響起:“183號管控樓一位老人身體不適,急需用藥”。當時,我立馬安頓好手頭工作,承擔起了為老人購藥的任務。做好防護措施后,我一路飛奔到醫院,以最快的速度掛號、開藥、取藥,第一時間將藥送到了183號管控樓這位老阿姨手中??墒且姷桨⒁毯蟛胖?,這些藥需要熬制好才能服用。于是,我又馬不停蹄將藥送到藥房煎制,又返回到社區工作。
4個小時過后趕到藥房取回煎好的藥,再次遞到了老阿姨手中。阿姨望著我,眼里充滿了感激。“大熱天的,辛苦了,謝謝你小伙子,等解控后如果還有需要,我第一件事就是報名當志愿者”。這句話,消散了我一天所有的疲憊。不僅為居民送去了治病的藥,也用實際行動傳遞了溫暖、傳遞起抗疫志愿的接力棒,我想,這或許是身為一名黨員、一名志愿工作者最值得驕傲的事。
從參與抗疫志愿的5月2日至今,已經近一個月,每天直面防護服下大汗淋漓的自己,不但未有過絲毫退縮的閃念,更有一種自豪油然而生。
面對居民對健康寶彈窗出現的焦急疑問和不安情緒,平和、耐心、細致的安撫和答疑是我們應盡的職責;“戴好口罩,保持間距,注意防護”,這句每天都要重復上百遍的話,似乎只有說一遍,再說一遍,心里才會感到踏實……只要居民“有呼”,我們“必應”,這些都已經深深印刻在我們心里、時時刻刻體現在了行動當中。
在全民戰疫期間,我們是一家人。相信有大家的守望相助、唇齒相依,定會花開如約至,疫散終有時!
我得到了群眾的肯定
華騰拓展 毛金鑫
疫情反反復復,社區抗疫工作越發繁重,人員不足是最大問題。自5月8日起,我來到曙光里社區,報名志愿服務工作,成為一名光榮的志愿者。
在報名成功后,社區將我分到了一處核酸公共采集點。每天清晨6點半我便到達廣場公園,開始準備核酸檢測工作,將各類物資拆箱分配,做好收集分類工作后,便穿好隔離防護服,進入崗位,為每一位做核酸的群眾進行身份信息錄入工作,并隨時維持秩序,確保防控工作有序開展。
不同于社區內工作,公共采集點人流量大,工作強度高,人員混雜。碰到老人腿腳不便,我便攙扶老人到核酸檢測點進行采集,為他們提供便利。偶爾會出現群眾拌嘴,甚至推搡的情況發生,面對此種突發,我會帶著微笑,迎上前去想方設法化解。每當錄完信息的人說一句“謝謝,辛苦了”的時候,我都會由衷地感到快樂,因為我們的努力與付出得到了群眾的認可,我們的工作為他們帶來了安全保障。
工作期間雖然勞累,但是自己總是有一種自豪感。我真的很驕傲,自己能夠到疫情防控的戰場,為這場“抗疫戰爭”付出自己辛勤的汗水,為打贏這場戰爭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