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0日是第37個教師節。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作為一所始終走在改革創新前沿的技師學院,多年來,秉承著“鑄就工匠之魂,培育追求技藝之美的大國工匠”的育人理念,為北京市培養了一大批德技雙馨的高技能人才;在四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學院作為4個項目主集訓基地,獲得5金2銀1銅1優勝的優異成績;發揮辦學優勢,支教西藏、新疆、安徽、內蒙古等地相關職業院校。未來,學院將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立德樹人,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依托特色高水平職業院校,著力打造“技能人才培養改革創新的試驗田和示范區”,引領和促進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為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值第37個教師節之際,我們以支教成績來祝賀取得累累碩果的學院,也祝賀桃李滿天的老師們節日快樂。
根系高原育桃李 無私奉獻鑄棟梁
——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援藏支教記
2021年8月,全國人社系統援藏工作座談會在拉薩召開。會上,北京化工集團所屬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再次被人社部確定為援助西藏教育21所幫扶院校之一。會上,同步舉行了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與西藏技師學院專業建設協議書援教簽字儀式。在教師節來臨之際,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與西藏技師學院的再次牽手,標志著北京職業教育援藏扶貧工作在前期教育援藏基礎上走向深化。
望著簽字儀式后面高大挺拔的西藏技師學院辦公大樓,屈長江和肖鵬兩位老師感慨萬千,伴隨著這座辦公樓所在的西藏技師學院的建設,這兩位來自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的老師和其他援藏老師一樣,全身心地鋪在雪域高原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從西藏技師學院的籌建、教師隊伍的培養,到教學體系的構建、生源的構成,乃至教育強藏意識的宣傳普及,都沁滿了他們的心血,正是他們這一批批援藏教師的付出,為西藏職業教育的發展鋪就了堅實的基石。
西藏技師學院是李克強總理到西藏視察時提出的三大民生項目之一,是西藏地區第一所技師學院。2019年7月,人社部下達《關于做好對口幫扶西藏技師學院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幫扶院校重點幫扶西藏技師學院1-2個專業,明確對口幫扶關系和任務。其中,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負責結對幫扶3D打印技術應用和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兩個專業。
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接到任務后,領導班子仔細研究西藏技師學院及幫扶專業的特點,結合學院師資隊伍情況,優中選優,推選數控系屈長江、肖鵬兩位骨干教師進行援藏支教。2019年7月19日,作為北京市第九批援藏人員,屈長江和肖鵬兩位老師踏上了為期兩年的援藏旅程。
“嫁接”北京理念 高原職教顯生機
當時,西藏技師學院新校區還沒有建好,臨時校區剛剛投入使用,但9月中旬就要正式開學。生源不足、師資匱乏、學院基本教學設備設施不完善、規章制度不健全等挑戰硬生生地擺在兩位援藏教師面前。
屈長江老師和肖鵬老師沒有被嚴峻的現實嚇倒。在短短四天的適應期后,他們就立即開啟了 “5+2”“白+黑”模式,全天候投入新學校的建設中去。面對西藏技師學院牌子新、底子薄,家長不了解,交流不順暢的情況,作為招生工作負責人的屈長江老師充分發揮招生特長,組織藏族人員走村入戶向藏民宣講政策,撥打電話向考生家長“一對一”宣傳,累計撥打電話達5700余次,最終在2019年9月15日以565名新生報到的成績超額完成500人的招生目標,解決了開學生源問題。
開學后,屈長江老師在繼續做好多渠道招生工作,形成“退役軍人專項班”、“鄉村振興”專項計劃招生和與中職院校3+3訂單培養招生計劃等招生途徑的基礎上,依托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成熟的“訂單班”模式經驗,將“訂單式”精準技能培訓作為助力農牧民轉移就業的工作途徑。他帶領部門進行了大量實地調研,與企業合作面向全區農牧民開展“訂單式”挖掘機、裝載機、焊工、鋼筋工、藏餐、家政服務、美容美發等多種技能培訓,已累計完成各類培訓2600余人,結業人數2200余人,就業或崗位提升近2000人,讓農牧民掌握實實在在的技能,自覺自愿實現轉移就業,達到增產增收的目標。
生源解決了,為確保西藏技師學院每一個合格畢業生優質就業的目標,實現學生入學就有工作,畢業就是就業,招生與招工同步、教學與生產同步、實習與就業聯體的辦學模式,屈長江老師組織部門走訪、邀請國資委、工商聯、經信廳、開發區管委會、川藏鐵路公司等多部門,并下沉到企業,截至2021年7月,19級三分之二的學生已簽署就業協議,有6名學生前往北京的專業公司實習就業,獲得單位領導的高度好評。
建校、授課 雙管齊下扛起育人責任
對技能教育來說,實訓設備非常重要。肖鵬老師負責統籌臨時校區14個實訓室設備和教師辦公設備的采購安置工作。他馬不停蹄,和拉薩城投人員奔赴廣東、北京多個生產廠家進行實地考察,多方綜合詢價、事無巨細,嚴謹高效地完成了采購任務。在援藏教師的緊密配合下,西藏技師學院順利開學,理論和實踐方面的教學工作得以保證。
隨著學院的建設不斷推進,肖鵬老師在籌備新校區27棟樓,35個專業104個實訓室的實訓設備采購工作之余,還承擔起了沉重的教學任務。最多時,他一周要上36節課,平均每天7.2節。雖然高原反應嚴重,但肖老師記掛著西藏技師學院的第一屆學生,在上課之余,他還深入了解當地學生的民族文化,更好的將專業知識融合到民族特點中,將專業技術傳授給當地學生。他每天呈現在課堂中的笑臉,成為孩子們最好的期待。
在援藏教師的不懈努力下,雪域高原上擁有了自己的技師學院、自己的師資隊伍,和自己的職業教育體系。由于工作業績突出,屈長江老師和肖鵬老師2019年被西藏人社廳評為優秀援藏教師、先進工作者,屈長江老師還被北京援藏指揮部確定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顒拥挠^禮代表,并成為北京市人社系統扶貧工作“記大功”人員。
時光流轉,轉眼兩年過去了,西藏職業教育已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此次援藏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未來將按照“一所區外技工院校幫助建設一個專業”的精準幫扶模式,開展第二期精準幫扶工作。在未來3年,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將從多個層次幫助西藏技師學院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構建教學模式,充分依托首都資源優勢和自身專業結構等特點,不遺余力展開對口支援工作。
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在近五年來,累計開展對西藏、新疆、內蒙等地幫扶項目53項,共有255人次教職工參與幫扶工作,投入資金100余萬元,培訓近1800人,其中送教上門培訓師生1200多人,到學院培訓師生500余人,到學院掛職鍛煉教師17人,派出支教教師5人。學院對口幫扶層次全(包括部級、市級、區級、集團級)、形式多(支教、來校掛職、送教上門、到校培訓、管理咨詢等),采取個體幫扶、團隊支持模式,數量大,在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師資隊伍建設、校企合作等內涵建設中發揮了學院的示范引領作用,促進了對口幫扶院校內涵建設水平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