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建設 Party building

      抗美援朝老同志的烽火歲月團員青年慰問抗美援朝老戰士老同志

      發布時間:2023-02-01 瀏覽次數:

      2020年10月,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集團公司團委會同集團老干部部、組織集團團員和青年職工走訪慰問了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戰士老同志。

      老同志首先向集團公司關懷表示了感謝,隨后又深入地向團員青年講述了親身經歷,講述了戰場上慘烈和奮勇殺敵不怕犧牲的志愿軍戰士,在天寒地凍、缺醫少藥的情況下,憑借著高昂的士氣和保家衛國舍我其誰的精神,頑強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在場的團員青年都被當年朝鮮戰場驚心動魄的戰役震撼,被志愿軍戰士出生入死,保家衛國的精神感動!同時也深刻地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團員青年們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向老同志們學習,堅定必勝信心,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決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自己貢獻。

      “保家衛國就是我們的精神支撐”
      ——訪談孫益民老人
      集團紀委 胡瑩

      10月14日,我們團員青年與老干部部一同慰問了離休干部、抗美援朝老戰士孫益民爺爺,老人動情的回憶把我們帶入到保家衛國的烽火歲月。

      據孫老回憶,他所在的部隊是粟裕帶過的原革命時期新四軍老二團,后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1949年4月百萬雄師過長江時,孫老參加革命。1950年轉入24軍210團擔任文化教員并協助政治工作。

      1952年9月18日,孫老清晰地記得,他所在的部隊從丹東入朝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趕到朝鮮東海岸元山港去搶修群山防御工事、打坑道,防止敵人兩棲登陸。從丹東到元山港1000多里路,千里行軍,時間緊、任務重,每名戰士都身負70多斤重的糧食、彈藥背包。他們白天進山休息,晚上夜行七八十里山路。行軍的過程中,戰士們的腳磨出大水泡,日復一日,水泡一層一層磨成老繭,沒有一個戰士喊痛。

      行軍過程,不僅要消耗極大的體力,而且要時刻面對生死的考驗,作為文化教員的孫老堅持與戰士們一起打前站。同時,他還負責到各班搜集情況,寫成快報,宣傳到各排、各班,鼓舞戰士士氣。特別是到了元山港后,他又和戰士們一起馬不停蹄地轉入坑道搶修的任務中。但是敵機的狂轟濫炸,導致搶修坑道所需的炸藥不能及時到位。此時,孫老發現敵機有很多啞彈,于是就建議連長借助工兵連的力量,利用敵軍的啞彈填補炸藥的需求,這種方法被采納后,為坑道工程的進度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這件事之后,同時作為志愿軍報通訊員和戰地記者的孫老,寫了一篇題目是《美國佬的廢彈幫了我們的大忙》的通訊稿,發表后得到了戰士們的稱贊,孫老所在部隊的做法也得到了領導的表揚。

      孫老還參加過著名的金城反擊戰,該戰是抗美援朝中最大一戰,殲敵5.7萬人,把前沿陣地向前推進了160平方公里,迫使敵人在板門店簽署停戰協議。在這場反擊戰中,孫老跟隨偵察分隊深入敵后,利用自己半通英語翻譯的能力,在捕獲俘虜、審訊俘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因此榮立了三等功,并獲得朝鮮人民民主共和國軍功章。

      令孫老感到最為光榮的是,他作為入黨積極分子,在朝鮮戰爭中經受住了重重考驗,最終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與孫老交談快結束的時候,老人家拿出一張攝于朝鮮上甘嶺扁馬洞的照片,那是與孫老一起參戰的36名同學、戰友。孫老回憶說“那場戰爭勝利后,29名同志犧牲,忠骨永遠埋在異國他鄉,只有7名幸存者,我就是其中的1名幸存者”。為了“保衛和平、保家衛國”英雄戰士們舍生忘死,浴血奮戰,憑借強大的精神力量彌補武器裝備的不足,用鮮血染紅了勝利的旗幟。

      如今的祖國日益強大,國防軍事實力今非昔比。孫老對新時代的青年們寄予厚望,希望青年們能繼續發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堅信我們偉大的祖國能夠戰勝任何敵對勢力,最終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強盛的偉大夢想!

      戰火考驗 樂觀豁達
      ——訪談劉德喜老人
      試劑所 肖石

      今年的“敬老月”活動恰逢“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為此10月15日下午,試劑所青年連同華騰化工青年,在集團公司團委書記李何及集團老干部部李金的帶領下一同看望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原紅獅涂料公司離休干部劉德喜同志。在劉老家中,青年職工與劉老促膝長談,細聽那段烽火歲月。劉老深情地回憶了他“抗美援朝”時期的經歷。

      劉老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報務員,是第一批進入朝鮮戰場的志愿軍,劉老介紹,在戰爭前期,他們的部隊沒有制空權,飽受美軍的飛機轟炸,人員傷亡慘重,生活條件也是極其艱苦,缺衣少食,但我軍戰士依然是士氣高昂,堅決不惜一切代價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劉老的講述雖語氣平和,但真實的歷史影像卻一幕幕在我們眼前展現。

      從對抗美援朝的追憶中走出來,劉老頗有熱情地詢問了現在集團的發展建設情況,還向我們展示了當年榮獲的軍功章及近期剛榮獲的“垃圾分類達人”的榮譽證書。

      青年職工看到劉老身體硬朗、精神矍鑠,而且還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深受鼓舞。最后劉老也對集團公司的關懷表示感謝,并表示自身會繼續不忘初心,老有所為,積極為國家為社會為集團公司的創新發展建言獻策,貢獻力量。

      硬朗樂觀的老奶奶
      ——訪談金平老人
      技師學院 夏沫

      10月21日,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團委、下沉社區青年同集團老干部部的工作人員一行看望了90歲高齡的抗美援朝老兵金平奶奶,同時也為老戰士金平奶奶送上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章,并向金平奶奶表示敬意和衷心的問候。

      老戰士金平雖然年事已高,但身體卻很硬朗,對我們的到來十分高興,向我們講述當年參軍、抗美援朝革命的經歷,回憶起當時飛機、炮彈從頭頂飛過毫無膽怯的勇氣,并寄語我們要發揚傳承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祖國的發展需要你們這一代青年繼續努力。

      銘記崢嶸歲月
      ——訪談汪振亞老人
      化研院 姜歡

      10月14日,我們來到87歲抗美援朝老戰士汪振亞同志家中,化研院團員青年與汪老促膝交談,重溫那段浴血奮戰的歷史,并詢問汪老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

      汪老,1949年3月參加第四野戰軍南下工作團,1952年初隨志愿軍炮兵61師入朝參加保衛平壤戰役,1953年7月1日在朝鮮戰場入黨。

      在回憶的過程中,汪老說了這句歌詞:“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他說:“當年這首《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將我的思緒牽回到50年代抗美援朝的戰爭歲月,往事仍然歷歷在目。”

      參加此次慰問活動,團員青年們紛紛表示,在那個血雨腥風的戰爭年代,無數先烈用生命捍衛了民族尊嚴,要時刻銘記那段血與火的歲月,從先輩身上傳承革命信仰、汲取前行力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增強自身責任感,以鍥而不舍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斗志,在新時代偉大征程上奮勇前進。

      慈祥的老戰士
      ——訪談陳桂蘭老人
      職防院 胡劍舞

      在集團團委和集團老干部部的帶領下,職防院的團員青年看望了抗美援朝老戰士陳桂平老人,聆聽了陳老70年前保衛祖國的戰斗經歷,重溫了老一輩革命戰士為祖國浴血奮戰的英雄事跡。

      抗美援朝戰斗中,陳老作為炮二師后勤醫院手術室護士長,在1950年隨部隊第一批過江,在朝鮮一待就是三年。在那戰火紛飛的戰場上,在敵機瘋狂轟炸下,舍生忘死地轉運傷病員。一次行軍途中,補給和吃飯遇到了問題,因為她會朝鮮語,她和司機走到哪里,就到哪里找房子、做飯,當時吃菜比較困難,白天別人都在休息,她就去附近千方百計地找地方買菜,同行的司機都非常受感動,她的努力為千里行軍順利完成做出了很大貢獻。

      聽了老的講述,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自己備受感動,祖國現在的和平繁榮是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輩用獻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應該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進一步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戰士的光榮傳統,為祖國的發展建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感受《戰歌》的力量
      ——訪談徐蘭溪老人
      華騰拓展 吳瑩芳

      10月13日華騰拓展公司和化工廠的團干部在集團老干部部老師的帶領下,慰問了抗美援朝老干部徐蘭溪老人。作為第一批入朝的炮兵,老人為我們講述了在新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艱苦的條件下,志愿軍戰士們如何用小米加步槍,不畏困難,不畏艱辛,最終打敗了侵略者的現代化部隊的戰斗經歷。同時也給我們分享了《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的創作由來。此次戰爭展現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鋼鐵意志,展示了中國人民維護和平的決心。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抗美援朝志愿軍不怕犧牲、英勇戰斗的光榮事跡和愛國情懷,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在我們平凡的崗位上,我們要堅定立場和決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骚虎视频国产精选一区二区